最近,一向低調的華為又沖上了熱搜榜單,主要原因是,令各界期待已久的AITO問界新M7,終于正式上市,售價從24.98萬元到32.98萬元,購車門檻直降4萬元,真的是“掀桌子”了。AITO問界新M7在上市兩天內大定突破2700臺,創下單日大定新高。
這款新車搭載了華為的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該系統自2023年4月發布以來,在AI訓練集群上構建了豐富的場景庫,每天深度學習超1000萬km,持續優化迭代智能駕駛算法和場景策略。
問界新M7配備了1個頂置激光雷達、3個毫米波雷達、11個高清視覺感知攝像頭及12個超聲波雷達等27個感知硬件,配合高性能計算平臺和華為自研擬人化算法,實現對動靜態目標(含異形物體)的全場景和全天候感知。
華為余承東表示,AITO問界新M7系列是其重金投入,使用了最扎實的材料、最好的技術,讓其成為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智能安全的天花板。
正如發布會上余承東所說,問界新M7帶給用戶的體驗是“大智慧、大空間和超安全”,但在實現用戶體驗的背后,是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技術底層的突破和技術體系的建立。
在智能駕駛領域,曾有一段時間,高精地圖成為智能駕駛的必需品。高精地圖的絕對精度和相對精度均在1米以內,是一種高精度、高新鮮度、高豐富度的電子地圖。過去,國內多個自動駕駛領域企業都曾將高精地圖作為非常重要的輔助工具,甚至基于高精地圖開發了高速導航輔助駕駛功能??梢哉f,高精地圖一直被視為實現高階智能駕駛的必備工具。
而智能駕駛之前之所以依靠高清地圖,核心要解決的是讓車能知道路上的物體和道路環境,依靠固有的地圖信息無法做到對道路環境的精準了解。問題的根源仍然還是,如何讓車輛理解開放的物理世界?
為此華為在融合BEV(Bird Eye View,鳥瞰圖)感知能力基礎上,業界首創GO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礙物檢測網絡)2.0網絡和RCR(Road Cognition & Reasoning,道路拓撲推理網絡) 2.0網絡,配合高性能計算平臺和華為自研擬人化算法,重構了車輛對物理世界的理解方式。
其中,業界首創的GOD2.0網絡可以識別通用障礙物白名單外的異形物體,障礙物種類精細識別(如區分救護車、警車等),識別率高達99.9% ;
RCR 2.0則可以實現導航地圖和現實世界匹配,既能“看得懂物”又能“看得懂路”。
簡單來說,華為用三個環節讓ADS 2.0無需高精地圖就能感知真實世界——一是要看到,二是要看清,三是要看懂。
華為“無圖”智駕的成熟和應用,讓華為的智能駕駛技術徹底拉開了全球智能駕駛技術一個身位,確立了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領導者地位。
對于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發展來說,“無圖”時代已經來臨。
在座艙智能方面,本次問界新M7在智能方面的特征之一,便是全新升級的鴻蒙智能座艙3.0。
首先是車機系統新增超級桌面功能,支持鴻蒙手機終端應用無縫上車,實現了車機界面平行視界橫屏窗口布局顯示,讓手機生態與車機生態融合共享,還支持硬件相互調用功能,在移動端的手機/平板與桌面設備之外,首次在第三平臺實現多個設備統一的便捷控制。
這也就意味著,移動設備與汽車之間的數據完全打通。例如,如果你同樣使用華為手機,那就可以通過輕觸方式,實現手機導航流轉,直接將手機導航設置的地址轉至HarmonyOS 3.0車機地圖,同時開啟地圖導航搜索,即可確定目的地開啟導航。
另外,你也可在第一排座椅的椅背上通過Maglink搭載兩個華為Pad,以數據流鏈接車機。前后排一起看電影、玩游戲、K歌。如果有辦公需求的話,同樣也可以使用Matebook數據鏈接車機,甚至可以利用車機來投屏,同時將數據分享到后排,全車一起開個小會。
鴻蒙3.0還新增智慧尋車功能。通過獨創樓層識別技術,到達目標停車位后,根據OCR算法技術,結合DVR透明底盤的雙視角識別,停車過程數據傳輸至車主APP。停車后拍照的習慣,可以從此拋諸腦后了。
AITO問界新M7的亮點遠不止于此,其24.98萬——32.98萬元的售價也對消費者非常友好。它希望真正面向中國廣大家庭用戶,實打實成為一款用“智能平權”替代“品牌溢價”的高智價比產品。
從無圖智駕的成熟和商用,到電驅技術的突破,再到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的雙向保障,配合全球獨一無二的計算平臺與HarmonyOS智能座艙的完美統一,問界新M7可以說準備好了一切“遙遙領先”的技術條件,而這些不僅僅是產業發展的技術方向,更是解決用戶需求的技術之路。
期待AITO問界新M7的上市表現,期待更多用戶能夠體驗到其高科技帶來的全新駕乘體驗。